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

阅读:0
听报道

叶伟强:尊敬的各位来宾,欢迎大家回到会场!

这个环节的主题是“财税政策新使命”,这里面有大家共同关心的4万亿的问题,当然还有其他同样重要的问题。我们的主题至少两个涵义:第一,我们如何合理运用财税政策来应对当前的困难;第二,为了中国经济长期的可持续发展,财税政策肩负何种使命?

具体的问题包括:4万亿之后还需要怎么做?进一步的税制改革会如何进行?会不会减税?等等。这些问题需要请教今天来的各位专家。

叶伟强:谢谢贾所长。贾所长多次参与国家的经济政策的制定和研究工作。2002年至今,多次受最高决策者之邀进行座谈工作,多次中南海问策,是一位名副其实的财政专家。下面,我们有请许善达先生给我们作精彩的演讲。

许善达:我讲三点意见。

一个是财政改革处在胡锦涛总书记讲的战略机遇期。我觉得现在首先要强调“费改税”的问题。从1998年开始,我们就提出了“费改税”,到现在为止改了两样,一个是车购税,一个是燃油税里面的几个费改掉了。但是,现在没有任何一个部门披露,究竟政府部门从企业收的费有多少。当然,这个费里面有一些是使用者收费,这个是不用改的,关键要改所谓的公共服务型的收费。

我觉得应该从燃油税开始,重新启动“费改税”的大战略。税、费的具体数据对我们整体地判断国家和社会(不光是和企业、居民)的分配关系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依据。只有把税、费的数据掌握准了,才能够像昨天的一些同志讲到的那样,政府机构改革的内容才能够实施。因为费和税,都是反映政府职能的指标。所以,我觉得现在这个时机,应该重新启动费改税的战略。

第二个观点是说,从我们这几年实践来看,我们发现一个问题:现在地方政府之间的财政的差距,有拉大的趋势。通过中央财政的转移支付,这个差距有所缩小。我们想问,地方政府之间税源的差距没有那么大,税收的差距却很大,为什么呢?我认为,地方政府之间财政差距加大的趋势,有一部分不是财政和经济本身造成的,而是因为我们的税制里面没有贯彻市场经济国家的一个原则,或者说是一个税制要素,就是税收跟税源要保持一致性。在市场经济国家税收和税源应该保持一致。

我们比较大的进步,就是这次所得税的两法合并。所得税两法合并以后,国务院已明确地发了文件,拿出50%的所得税在不同的税源地进行分配。我觉得这件事情是一个战略问题,是我们国家在财税的基础理论和原则上首先引入的市场经济机制。

国家应该承认,一个地方如果有税源,它就应该有权利获得他这个税源形成的税收。但是,这个在其他的税种上还没有普通地实施,比如说营业税,天然气从新疆运到上海,几千公里运输量乘以运输距离,这是营业税的税金,但是这个税我们按注册地交税,都交到上海去了。那么,我们这种税制的缺陷,显然造成了地区税收收益差距的扩大。所以,我觉得,我们在下一步的改革里,应该把所得税收入按照税源来分配。我们计算有92%的税收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税收与税源的背离。这个背离影响了地方政府提供公共服务的能力。同时,加重了中央政府的税担。

这是我们在这三五年的实际工作中碰到的问题。我觉得这次从所得税开始,决策层已经看到这个问题,已经要求解决这个问题了,但是目前还没有形成一个战略和原则。我希望税收与税源保持一致能够变成一个重大的原则,在今后的财税改革中一步一步地来付诸实施。

(本段文字摘自《财经》年会2009实录

话题:



0

推荐

许善达

许善达

5篇文章 14年前更新

国家税务总局原副局长。 现任全国政协委员、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委员,国家信息化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,财政部会计准则委员会委员,中注协审计准则委员会委员,中国经济50人论坛成员、学术委员会委员,中国财政学会副会长,中国注册税务师协会会长,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独立董事,中国太平洋保险股份有限公司独立董事。 曾任财政部税务总局政策研究处副处长,国家税务局税收科学研究所研究室主任、税制改革司副司长,国家税务总局政策法规司副司长、司长,地方税务司司长、稽查局局长。 1970年毕业于清华大学自动控制系。1984年获中国农业科学院研究生院农业经济管理硕士。1990年获英国巴斯大学财政专业硕士。 长期从事宏观经济、财政税收研究,担任清华大学、北京大学、国家行政学院、中国科技大学、南开大学、西安交通大学、中央财经大学、浙江理工大学等院校兼职教授、特邀研究员。

文章
  • 个人分类
全部文章 5篇
  • 文章归档
2009年 5篇